家谱、谱牒、凡例

发布日期:2022-10-25 浏览次数:..

一、谱纲:家谱的总纲,主导内容关键部分。

二、谱牒:记载宗族成员生平信息的档案资料。

三、序:谱或书正式内容前的概括性文章。

四、跋:写在书籍或族谱后面,评价内容的短文,也称后记。

五、凡例:谱或书前面说明内容和体例的文字。

六、宗派图:为世系图,即用图表形式将族人按字辈从长到幼顺序列出。

七、古人的名、字、号:

1、名:古人出生后由母亲取一乳名为小名,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为大名,享用一生,不得更改(在近代,一般待孩子六七岁入学时,由父亲或老师取大名,也称学名)。

2、字:古人年满20岁,有一定学识的可由自己取

3、号:古人年满20岁,有一定学识并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可根据自己的志向、爱好,由自己取或他人送(个性名)。名、字、号在家谱或其他文字记载中,可相互交替使用。

八、曰:古人称谓,“说”的意思。

九、名讳:即古代对已故者或尊长名字的尊称。

十、宗亲嫡况:

1、宗为祖宗先人;

2、亲为血统关系较近的人;

3、嫡为血缘关系较近的外亲;

4、宗亲嫡况是指以上三种血统血缘关系的概况。

十一、血统:因生育,自然形成的直系关系,如:父母、子女兄弟、姊妹。

十二、血缘:血统关系的外系联接;姻缘关系,如:舅甥、姑表兄弟。

十三、“嗣”为续接继承者

十四、出嗣,为继出者,可用符号“△”代替。

十五、承嗣,为继入者,可用符号“▽”代替。

十六、“失讳”、“佚名”为散失者,或用符号“吕”代替

十七、“!”为因故未续者

十八、“配”为正娶原配者

十九、“继”为再娶者

二十、“纳”为侧室者

二十一、“适”为出嫁者

二十二、“聘”为订婚未成婚者

二十三、“赘”为以身就妻者

二十四、“殁”为已故者

二十五、“殇”为未成年身故者

二十六、谥号:古代帝王或高官去世后,根据逝者生前的品德、功绩所给与的荣誉称号。

二十七、“赞”:颂扬

二十八、“茔”:即坟墓。

二十九、女性后代一律入谱牒,名后加注“女”以区分性别。

三十、出于本族由他人收养、抚育,但尚未归宗的直系子女一律入谱(不加注,不予区别)

三十一、已随本族姓氏,并在事实上已明确家庭成员关系的子、女一律入谱(不加注,不予区别)

三十二、“服”的概念。

在家族中体现血缘关系的远近,通常用‘服’来区分。人们普遍认为:一爷子孙没有‘服’,下一辈为一‘服’,再下一辈为二‘服’,再下一辈为三‘服’,一直到第五‘服’。总共八辈,再往下就出五‘服’了。

三十三、“宦”:与“官”同义,或并称“官宦”。三代为“官”家庭,称为“官宦”之家。“宦居”为因官而迁居。

三十四、“宦官”:为“太监”。

三十五、认祖归宗:

1、因战乱、灾荒、背井离乡、失散、失联、失续多年,其后裔认祖归宗。

2、因求财、求官远途迁徙,与家乡、家族失联、失续多年,其后裔认祖归宗。

3、因被他姓家庭收养、抱养,随养父姓,其后裔认祖归宗。

4、因随母改嫁,随继父姓,其后裔认祖归宗。

5、因随母姓,为外祖家庭,传宗接代,其后裔认祖归宗。

6、因为躲避灾难,隐姓埋名,其后裔认祖归宗。

7、因出家皈依佛门,后又返俗娶妻生子,其后裔认祖归宗。

注:凡由以上原因,失联失续族人,均可向原籍家族相关支派提出认祖归宗申请。原籍家族相关支派,根据族史资料,进行考察、考证,予以甄别。对有据可考者,予以“归宗”确认(归入相关支派族谱)。